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艺术考级一直很火爆。在人们的印象中,参加考级的大多是一些稚嫩的孩子,而如今考级市场已不单单是孩子们的战场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加入到考级大军之中。不同的是,他们考级的目的更加单纯,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他们自觉到艺术培训中心、老年大学学习乐器、书画等,用自身的努力向我们阐释了艺术考级真正的价值与魅力,用他们的视角带领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本真。
爱乐之美胜过一纸证书
前不久,当58岁的高昌华老人出现在江苏省文化大厦的古筝考级门外时,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老人始终微笑着,可拿着准考证的手却在微微颤抖,看着身边9位前来考级的孩子们,她格外紧张,因为是此次年龄最大的考生。
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老人的脸开始微微发红,深呼一口气走近教室,弹起了自己熟悉的曲目《浏阳河》,孩子们透过教室门上的小玻璃窗为老人打气。一首曲目弹完后,考官告诉她可以过了。走出教室那一刻,迎接她的是热烈的掌声和众人的钦佩目光。回想为了备战此次四级考试,她也一刻不敢放松,甚至还请来了专业教师为她做指导。20天里每天聚精会神地练习两个小时,仔细斟酌每一个音符与指法,力求尽善尽美。“我一直很喜欢古筝,觉得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实在太美妙了,那清泠淳厚的筝音古调令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在每个女子的心中都流淌着一泓清莹的碧泉,优雅而诗意,应和着古筝,意境就更加高远了。”高昌华说,退休后她才来到金陵老年大学系统学习古筝,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在高昌华看来,她这种接受较慢的学员,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她回忆说,学习古筝的过程是美好的,但同样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回想起刚开始接触琴弦时,一天下来手指上的肉都磨烂了,然后再长茧子,但每按一下琴弦那优雅的音乐响起,就怎么都舍不得放弃,我甘愿一点点地去慢慢地啃,那些时光是最幸福的。
如今,在她的家里,安放着一架古筝,她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因为这是老伴为了支持她学古筝,特意跑遍了南京的商店后,最终驱车赶到扬州的工厂买的,花了4800元。每当她弹琴的时候,老伴就在一边自我陶醉地打着拍子。考级那天,老伴也一直陪在身边,第一时间与她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学习4年了,能弹好多首曲子了。去考级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荣誉,仅仅是因为喜欢。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内心非常激动,原来老了也可以这么有成就感,也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一点不输年轻人,今后有更大的勇气让我去挑战六级、十级。” 高昌华说,古筝为我带来的乐趣和影响是无可替代的!
十年漫漫学琴路 幽韵古筝常相伴
一支乐队的“考级之路”
“我们乐队成员去年有24人都参加了社会艺术考级,全部通过了!”这支乐队的组织者李培华自豪地说。李培华今年68岁,是青岛民族管弦乐学会的老师。由于从小就喜欢吹拉弹唱,去年他在青岛市老年大学组织了这支队伍,取名“华彩神韵葫芦丝乐队”,免费教队员葫芦丝、巴乌等乐器。这些乐队成员大多是60岁到68岁的机关退休人员,没有什么音乐功底,李培华就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教起,由于大家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所以格外认真。
“考级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实际用处,我们就是把考级当成阶段目标去实现的。”徐东风说。去年9月,55岁的她进入乐队学习,是队里最年轻的学员,当时还对葫芦丝和巴乌一窍不通,所以吹奏时常常找不到孔位,学了很长时间才入门,现在基本上每天要练3个小时以上。
徐东风说,自己退休多年,30多年前还会用小提琴拉几首曲子,但是后来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再碰过乐器,一直到李培华组建了这支队伍。为了学好葫芦丝,她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同时她还为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年考下葫芦丝10级。她7岁的小侄子也成为她的追随者。
今年7月考场上,她用一首《断桥残月》通过了葫芦丝10级,而她的侄子也通过了葫芦丝3级。“我前面学,回头就把学的全教给他。”徐东风说。
副班长李金华今年62岁,她考级时选了《木鼓神韵》这首曲子,顺利过了葫芦丝8级。与大家一样,她接触葫芦丝也不过一年。“老公懂音乐,我回家吹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听,走调了就马上给我指正。”李金华说,丈夫还从网上下载乐谱,然后修改好后交由她拿到乐队,大家所使用的很多谱子都是她带过来的。虽然练得十分刻苦,还有丈夫专业的指导,但是她每当在人前吹时都非常紧张。
“我一紧张手就哆嗦,吹不成个调,这样没办法上考场。”为了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她早上6点就到海泊河公园,专挑人多的地方吹葫芦丝,最终顺利通过。
青岛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赵增光表示,每年都会有4000多考生参加考级,其中三分之一都是中老年人。而一般孩子倾向选择钢琴等西方乐器,中老年人更倾向传统乐器,比如古筝、古琴、二胡等。在美术方面,中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书画。
青岛市书画考级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先生也表示,他们这里每年参加艺术考级的考生在4000人以上,其中至少有20%是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有的老人参加培训班,有的则找家教去家里上课,几乎所有选择学艺的老年人学习都十分刻苦、认真。
“老年人还特别喜欢参加比赛,他们喜欢组团到各处表演。”赵增光介绍,目前青岛由老年人组成的乐队多达40多个,他们常常自己排练,自费准备服装和乐器,然后到各个场合参加比赛和表演。艺术考级最终只是学习的手段,而希望人们都能像老年人这样认真和刻苦。
责任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