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多 一些诗意
时间:2017-11-06 来源:老干部之家
摘要: 并不是只有诗人的生活才充满诗意,诗意的生活是人人可以获得的。 当清晨在小鸟的鸣叫声中醒来后,不必急着起床,静静地躺几分钟,听听这些小家伙们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顺便让自己完全从梦中苏醒过来,便会觉得新的 ...

       并不是只有诗人的生活才充满诗意,诗意的生活是人人可以获得的。
       当清晨在小鸟的鸣叫声中醒来后,不必急着起床,静静地躺几分钟,听听这些小家伙们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顺便让自己完全从梦中苏醒过来,便会觉得新的一天充满了诗意的美感。
       当匆匆走过花坛,看到鲜艳夺目的花朵竞相开放,是那么安静,那么美丽。放慢脚步,蹲下身子,欣赏她们的美丽,嗅闻她们的清香,心情也会跟着美好起来。
       当被繁杂的事物所困扰,心情郁闷而沉重时,看看辽阔的天空中那朵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飘荡着,那么轻松与惬意,心似乎也跟着天空辽阔,随着白云轻轻飘曳。重负与沉闷会变得轻松不少。
       当辛苦了一天的工作之余,抽空去幽静的公园或广阔田野散散步,将身心完全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欲望,只当自己同那些小松鼠、小麻雀们一样,成为了自然万物中的一员,相互之间根本没有什么高低与尊卑。站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便会觉得平时所看重的东西实在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于是,那些经常困扰的欲求,也似乎变得不重要起来。会越来越觉得,快乐其实是多么简单的事。
       看着绚烂美丽的晚霞映红了天,便会因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而心怀感激,更加领悟到人的一生正如这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的太阳一样自然。
人类的繁衍生息就如同一季庄稼,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从夏季繁茂到冬季的枯萎。不同的是,人类有思想,更多一些把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因此,便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面对人生的得失,也更能把握释然。
       诗意的生活,并不需要金钱作为成本,也不必在乎有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只需要一颗善于感知的心。诗意的生活,不需要有太多的空闲,只需要在回眸之间,有一种美好情怀的瞬间停驻,对生命热爱之情的自然流露。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志在何方,诗意都会让生活更充满了韵味和美感。生活中去会知一些充满诗情与浪漫的情节和体验,平淡的生活便被美化了,升华了。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情怀,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热爱人生的典范。大诗人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让那个孤寂凄凉的月夜永远留存在了世人的心中,成为千古绝唱。“醒时空对烛花红”,李清照让平淡的生活充满了诗情与画意。英国著名超现实主义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造木屋,自耕田亩,与松鼠为伴,与草木为友,深切地感知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人类的生活不需要那么繁杂,在物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有诗情画意的生活。这种回归人的本真的体验,超越凡尘与世俗的生活,充满了禅意与神性。因此,《瓦尔登湖》成为了世间经典。
        生活中有诗意,是一种人生的姿态。“诗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寻找,而是这样一种能力——身处琐碎的日常事务却不被日常事务所淹没,总能在不经意间抬头看一看天空,想一想远方,做一做白日梦。”耶稣告诫我们,“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多么明智的人生哲学!印第安人有句谚语“别走太快,等等灵魂”。我想,感受诗意,就是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知道自己的爱与憎,明白生活的善与美,用心灵和智慧赋予生活更多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让生活多一些诗意,让世间多一些温暖,我如此向往着……

责任编辑:王沛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