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养老四问
时间:2016-04-11 来源:中国老年报
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三个年头、“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一系列关涉养老民生的大政方针值得期待: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改革方案将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出台……这些新政将给我们的养老生活带来多少改变?
    养老金会涨吗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涨”声响起,让人振奋!未来你的养老金会继续涨吗?
    过去的11年中,每年1月国务院都会发文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去年,全国近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200多元,月人均增加约210元。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能否迎来十二连涨?《经济参考报》近日透露,由于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还未建立,今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有望再提10%。
    不过,有分析指出,如果养老金第12年上调,虽然将使超过8000万的退休人员受益,但客观上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压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翼表示,依靠用财政来补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办法只是让这部分群体的收益增加,但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又造成了反面的压力。刚性的福利增长如何在老龄化过程中让经济发展可持续,这值得思考,需要可持续的政策思路。
    还有分析指出,虽然养老金绝对数额在提高,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涨幅较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养老金上涨的福祉。对此,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熊晖认为,应尽快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可以选取通货膨胀率特别是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为挂钩指标,同时调整幅度还应与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挂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李忠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研究,形成养老保险改革总体方案、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等成果。
    退休年龄会延迟吗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何时实现?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公开回应了延迟退休的时间表:2015年制订方案;2016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2017年正式推出。
    尹蔚民曾表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我国人均寿命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多岁,提高到现在的75岁左右。现行退休制度未能考虑寿命的变化,致使大批人力资源被浪费。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并且是连续第3年下降。
    但是延迟退休又不会马上实施。有专家表示,目前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一批批大学生需要就业,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延迟退休政策不会马上实施。
    目前,不同机构已拿出不同方案。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的一份报告建议延迟退休分“两步走”: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建议2020年开始每年延长一定月数,女快男慢,2040年男女统一为65岁。
    也有专家认为,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应在延迟退休方案中引入弹性机制。养老金标准可与退休年龄挂钩,遵循“多缴多领、少缴少领”的原则。
可以预见的是,不管延迟退休最终以何种面目出现,具体政策公布后,还将有相当一段时长的“预热期”,小步徐趋、渐进到位。
    养老服务业活力如何激发
    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如何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其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近日指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难免会产生劳动力结构变化、社会抚养比失衡、增加家庭和社会养老服务负担等问题,但采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又可能增加老年人消费,发挥老年人社会参与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标准化是今年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养老领域处于缺少标准甚至无标可依的状况。今年,民政部将编制养老服务、康复辅具等专项业务标准化规划,加快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制定修订,重点研制养老服务基础通用、服务质量、服务保障和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加快组建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今年,国家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养老服务“十三五”规划都将出台。此外,民政部还将研究老年人照顾性政策,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等。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在编制规划时应树立长远眼光,充分考虑未来更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他指出,在发展老龄服务业上要具有开放创新的理念,努力提高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同时还应通过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确保他们有钱享受得起服务。
    退休人员要缴医保吗
    7200多万退休人员不需缴纳医保费就可以享受医保待遇的日子还有多久?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6年第一期《求是》杂志发表文章称,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被外界解读为,退休人员缴纳医保或将从“纸上谈兵”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退休人员继续不用缴医保费当然好,问题是这样做能维持多久?政府关心的是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参保人员关心的则是,政策一旦实施自己需要缴纳多少医保费。有媒体计算,按照2015年标准,退休人员平均缴费额可能为每人每月百元左右。
    老年群体是对医疗需求最为迫切的群体,他们最希望减轻医疗负担。如果缴纳了医保费,可以使挂号变容易、医药费支出降低、异地就医报销不再难……这一政策才会得到更多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老年人而言,比起疾病的治疗,其实生活照料和护理康复更为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钧指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要为医疗保险制度解困,建立长期照护保险是必然选择。这也是《“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任务之一。2016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怎样探索推进,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