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10月29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纪念河南省关工委成立40周年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选择在重阳节召开表彰大会,恰是一场双向奔赴——既是对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温情表达,也是对老一辈实现老有所为价值追求的温暖回应。
会场内,掌声,一次次响起,为银发闪耀的时刻。
“在重阳节受到表彰,感受格外不一样。”开封市关工委副主任、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武占英整理整理胸前的绶带,微笑着说,“社会不仅记得我们的付出,还关照我们当下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确实是把我们当作宝贵财富!”
“在重阳节表彰先进,正是要传递一个鲜明导向——我们所尊崇的,不只是岁月的长度,更是生命的厚度与温度。”省关工委相关负责人的这番话道出了这场重阳之约的深意。
这种厚度与温度,在红色血脉传承中,在广阔天地里,在治理实践中,在每一个孩子需要的地方——
老战士张利修蹬着三轮车创办“流动红色展览馆”,三十余载初心不改;老教师周慧玲从学校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积极探索家校社育人的实践;老模范王百姓用排除炸弹的经历,为青少年讲授关于勇气与生命的课程……跨越40年光阴,每一位“五老”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夕阳红”的最美篇章。
尊老敬老,重在尊其志,贵在敬其行。
正如省关工委相关负责人所说,“关工委的诞生为老有所为提供了新舞台,为老有所学建设了新课堂,为广大老同志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造了新阵地。”
“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更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新的起点,将以荣誉引领前行,坚持立德树人,继续为关心下一代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谈及未来的工作,广大“五老”言辞恳切,围绕如何更好发挥余热畅所欲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四十载薪火相传,这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接力仍在继续。当尊老敬老遇见老有所为,当银发力量遇见时代期许,一幅幅温暖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里,夕阳与朝阳交相辉映,初心与童心温暖相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