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之声·追光前行】化“银龄”为“引领” 夕阳力量别样红
时间:2025-09-08 来源:河南老干部

  2025年8月18日,全省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召开。会前,刘宁、张巍、孙守刚、王刚、陈星等省领导会见与会代表并合影。刘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致以诚挚慰问。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设分会场,5位受表彰代表现场发言、10位受表彰代表作书面发言。现开设“先锋之声·追光前行”专栏,摘编刊发受表彰代表发言,供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集体和离退休干部、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者学习。

  

化“银龄”为“引领” 夕阳力量别样红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代表、宝丰县铁路办事处铁北社区离退休党支部

  “银龄”志愿服务,点亮基层治理“微心愿”

  聚焦群众需求,整合资源力量,精准对接“微心愿”,打造“银龄”志愿服务品牌。一是一队一品,打造志愿服务“金名片”。结合老党员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身体状况,组建了爱心理发队、平安巡防队、戏曲联盟队、矛盾调解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爱心理发队的芮建设等老同志每月25日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免费理发,8年来免费服务2000余人次;平安巡防队的队员们身着红马甲,在社区大街小巷,开展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为社区安全保驾护航;戏曲联盟队的老同志们深入社区、广场等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谐号邻里话室”矛盾调解队的老党员们,积极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二是供需对接,精准服务群众需求。建立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居民议事会等方式,将群众需求与服务项目进行精准匹配,确保志愿服务有的放矢。如,针对社区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知识的需求,党支部联合平顶山市二院宝丰分院等单位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针对社区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组织有教育经验的老党员成立“爱心课堂”志愿服务队等。三是激励保障,激发志愿服务活力。为充分调动离退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党支部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不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素质;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根据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时长、次数、质量等进行积分累计,志愿者可凭积分到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党建+网格”,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治理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网格治理中的作用,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一是党员入格,当好网格“管家”。组织26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主动认领网格长、楼栋长岗位,分片包干,负责网格内的政策宣讲、安全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老同志们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社区情况、群众基础好的优势,积极参与网格治理,成为社区网格的“管家”。二是党建引领,凝聚网格治理合力。将网格内的党员纳入党小组管理,引领带动网格内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53年党龄的老党员王聚才看到居民楼与储藏室之间的飞线杂乱交织,主动承担起了改造的重任,积极与居民沟通协商后,以每户180元的金额就完成了线路的敷设、穿管、入地,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三是智慧赋能,提升网格治理效能。党支部利用网格通平台及时发现并推送问题,担任网格长、楼栋长的老党员、老干部,可通过手机APP接收任务指令,快速响应并处理问题,实现了居民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了网格治理效能,提高了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党建+互助”,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积极推行“党建+银龄互助”服务模式,引导离退休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互助服务,联合驻地单位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营造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一是结对帮扶,温暖老人心田。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在生活照料方面,为老人代购生活用品、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在精神慰藉方面,陪老人聊天谈心、读书看报,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多元服务,满足老人需求。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老年兴趣班,丰富老人业余生活;利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谈心角”,由老党员、老教师提供陪伴聊天、心理疏导,驱散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三是传承文化,弘扬互助精神。通过开展社区好人讲堂、表彰先进、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活动,营造“发现好人、宣传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持续擦亮“社区好人”品牌。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银龄互助”服务中来,形成了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新风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