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濮阳市委老干部局积极探索“123”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魂”、以体系建设为“骨”、以作用发挥为“翼”,组织引导老同志退休不褪色、余热再生辉,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银发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固根本,筑牢银龄堡垒主阵地。突出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将离退休干部党建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大盘子”。巩固拓展“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成果,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8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省级示范支部。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每年分级举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委员)培训班,引领带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依托市直单位党员活动室、基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方式,灵活设置“老党员之家”“老党员驿站”,打造银龄“先锋课堂”,推动活动阵地从“单一学习场所”向“多功能枢纽”升级,打通老同志学习教育、服务管理和作用发挥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两个体系”夯基础,释放银发人才正能量。建立“银发人才”智库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协同联动”原则,形成了纵贯“市—县—单位”三级、横联10个专业类别的银龄智库网络。广泛“选苗”,通过“自主申报+单位推荐+上门聘请”,挖掘政治素质过硬、身体条件好、工作热情高的老同志1200余名。精准“用苗”,设立助力“党的建设”“科教兴市”等6支银发人才小分队,每支分队由专业领域的老专家领衔,建立“调研选题—实地走访—建言献策—跟踪反馈”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银龄智慧”。建立“银耀龙都”服务体系。按照“一县区一品牌、一领域一特色”的思路,构建“银耀龙都”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依托16个市直老干部文体协会成立老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招募老年志愿者450余人,累计开展文艺下乡、慰问帮扶等活动1100余次。指导市直单位成立志愿服务队11支、县(区)成立品牌志愿服务队7支。
打造“三个场景”促实效,拓展银发服务新空间。融入基层治理“微场景”。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动员离退休干部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主动“亮身份”“作表率”,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三新”组织党建指导员等,参与“五星”支部创建、“三零”社区创建等工作,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市共有46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165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社区“三长四员”。搭建乡村振兴“实践场”。积极探索设置“退休干部返乡任职试点”,鼓励刚退休、知村情、威望高、有经验的老同志返乡,当好村庄建设智囊员、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南乐县城关镇退休干部常更立,担任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600万元。营造文化传承“新场景”。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主题,精心设计载体,组织广大老同志通过诗书画影、主题征文、文艺汇演等形式,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开展寻找“臻美银龄”等活动,充分挖掘老同志先进典型,激励带动广大老同志发挥专业特长、繁荣文化事业。市龙城老干部戏曲艺术团、市老干部葫芦文化艺术研究会将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多个豫剧作品、葫芦艺术作品在省内外斩获奖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