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农业大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
近年来,河南省委老干部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深化拓展“助力十大战略·绽放银发力量”主题活动,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精心谋划、结合实际精准搭建平台载体,激励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再展新风采、再添强动能,为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汇聚起强大“银发”力量。
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在固本强基上扛红旗、聚合力。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省委老干部局聚焦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关键少数”,坚持分层分级举办示范培训,指导各地培优育强支部力量。同时,大力推广“头雁回归”经验,鼓励引导270余名老同志返乡担任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或基层党建指导员,完善村级工作制度,帮助厘清发展路子,谋定发展规划,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因地制宜发展致富项目。周口市印发《关于激励优秀人才入村担任党组织书记若干举措的通知》,把离退休干部参与乡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规范引导老同志参与基层“五星支部”创建。嵩县退休干部王群喜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主动请缨,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一手抓党建固根本,一手抓村内资源盘活,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群众”的产业发展机制。潢川县退休干部董本固在股份公司担任党建指导员,坚持把党支部建在花木产业链上,推动组织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深度融合。济源示范区克井镇老干部党支部针对个别村班子软弱涣散问题,不辞辛苦奔忙乡里,为村“两委”把脉问诊、断症开方、化解矛盾,深受广大村民的好评。
以技术赋能为支撑,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上送良方、展作为。省委老干部局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银发人才库”建管用工作,吸纳科教文化、医疗卫生、农牧渔业等10个类别近1.5万老同志入库,充分发挥老促会、老科协等涉老组织作用,筹建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精准搭建服务对接平台,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将“经验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动能。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世杰退休后仍专注小麦育种科研事业,先后成功培育出多个国审省审小麦高产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省农业农村厅退休干部吴树兰牵头成立全国第二个乡村振兴研究院,带领省内18个县区协同发展,由她出版的《黄河的滩区经济发展路径》荣获省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河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涉农科学优势作用,先后组建17支省市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队伍送科技下乡。灵宝市全国劳模刘天送从园艺局退休后,将自家苹果示范园变为培训基地,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班280期,免费培训果农4.5万余人次,带动全市改造果园15万亩。信阳市组织近2000名老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类送科技助发展活动500余次,积极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师带徒”行动,引导乡土人才学习新技术、接受新品种,培养出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老党员薛玉富是河南服务“三农”创新人物,退休后他带着科研成果“豫新柳”扎根村镇,不仅让昔日的盐碱地绿柳成荫,还依托苗圃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用赤诚初心和“银色画笔”带领乡亲群众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郑州市、濮阳市、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等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实地感受中原“三农”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了解产业培育、农民增收等情况,为当地产业发展、农业转型和文化建设献计出力,以实际行动向新中国75周岁华诞献礼。
以文化浸润为灵魂,在涵养新风正气上勇担当、献真情。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理论宣讲、文艺演出、非遗传承等方式,开展“百队千场万人”宣讲活动1.4万余场次,在宣传创新理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良好家风、引领文明风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光热映初心”的热忱担当。南阳市“宛美”银发宣讲团精心打造“小巷课堂”“科技惠农”“爱心学堂”等6支分众宣讲队伍,他们带着小切口讲述大主题,以微宣讲阐述大情怀,多角度唱响“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主旋律。驻马店市老促会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深入持续推进“红色文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坚持挂牌一批、提升一批、培育一批,让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种在天中大地掀起熊熊燎原之势。许昌市老干部大学组建“莲城银辉”艺术团,以音乐、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基层巡回展演140余场次,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商丘市梁园区退休干部尚发印致力把文化振兴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在全乡率先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置普法宣传日、家风传承月,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四美乡村”“五美庭院”活动,推动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开封市通过多形式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乡村振兴豫善同行”“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等活动中倾注拳拳深情。
以民生实事为基础,在夯实基层治理上强服务、见实效。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依托老党员工作室、老党员共享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党建平台,组建服务队、帮帮团等志愿服务组织3052个,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生态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有效解决困扰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村镇乡间高扬起一道道银发红马甲的靓丽风景线。漯河市舞阳县退休干部赵栓志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运用“一听二问三访四调五宣”工作法,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累计调处各类纠纷600余件,成功率达98%以上,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沁阳市崇义镇退休干部陈学明带领村里老党员共同打造“三治广场”,聚焦惠民政策、社保民生、人居环境治理等村民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现场办公,广泛凝聚共识,以“板凳小法庭”谱写乡村治理“大文章”。辉县卫健委积极发挥“银龄医疗专家人才”技术专长,成立医疗健康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老党员、老专家深入乡村开展义诊和科普宣教,累计服务群众达3500余人,发放科普宣传手册2200余份。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基层关工委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广大“五老”持续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乡村振兴 关爱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大中小学生共15万余人。
初心不改千帆过,银发生晖再起航。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全省113万离退休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初心和使命续写春秋、再创辉煌,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华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