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案例】武陟县:推广离退休干部“146”工作法 助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时间:2021-03-19 来源:政治待遇处

  近年来,武陟县委老干部局探索推行以离退休干部就近加入“一个协商组”,用好“四种优势”,发挥“六大员”作用为主要内容的“146”工作法,助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4

  成立协商组,为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有效平台。出台离退休干部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文件,引导在农村居住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亮明党员身份,助力基层治理。在各村成立支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平安法制、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等协商组,通过送拐杖、发聘书、带胸牌、穿“红马甲”等形式激发参与热情,吸纳有特长的老同志加入。组织老同志参加专题培训班和示范村创建大比武等,成长为基层治理的“土专家”。开展“最美基层治理老干部”评选、巡回宣讲活动,示范带动更多老同志积极参与。

4

4

  用好“四种优势”,彰显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独特价值。用好老同志政治优势,在基层治理中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普及;用好经验优势,在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复杂问题上帮智出力;用好威望优势,引导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协助做好群众工作上当好“定海针”;用好时空优势,根据老同志时间宽裕、居住便利等特点,引导他们满怀热忱为身边群众抒难解困。

4

  发挥“六员”作用,让老同志参与基层治理“大显身手”。引导老同志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使党的政策、国家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南贾村老同志成立“夕阳红”义务宣传队,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使群众“知底线,明红线”。当好村情民意“收集员”,反馈给村两委销号解决。和平街老同志在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主动走街串巷收集村情民意,事无巨细、无所不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总管”。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有效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嘉应观乡刘村村委会原主任刘保国退休后被村委返聘,几年来接访妥处大小纠纷40余件。当好村务公开“监督员”,积极监督惠民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乔庙镇冯丈村老同志主动参与“三清”工作,共收回集体土地5处、完善合同23处,清缴欠款200余万元。当好疑难问题“破解员”,面对疫情防控、征地拆迁、双违整治等疑难问题,老同志主动分包联系,做好群众工作。大封镇32个村7000余名“拐杖队员”坚守在防控一线,以银发力量筑起了“战疫”的铜墙铁壁,多次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当好集体经济“指导员”,协助村两委帮助群众找准增收路子、拓宽增收途径、挖掘增收潜力。疫情期间,协商组老同志们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联系买主商家,积极为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农户增收。

责任编辑: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