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老干部大学“我为河山赋能助力”专项行动(四)
时间:2020-10-29 来源:

戏歌《你家在哪里》

“你家在哪里,我家黄河边。中原苦难地,红旗变新天。”戏歌《你家在哪里》是电影《常香玉》的主题曲。人民的艺术家常香玉,豫剧常派创始人,曾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省老干部大学戏曲系教师胡玉翘通过抑扬有度、行腔酣畅的演唱,表达了艺术大师常香玉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感受河山之变  激发责任情怀

为推动“我为河山赋能助力”专项行动深入开展,10月17日,在刘顺祥老师的带领下,省老干部大学摄影系师生相约巩义,看河洛汇流,游康百万山庄,行摄黄河文化,感受河山之变,激发责任情怀。

在路上,刘顺祥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具体内容、主题及安全事项,并邀请导游讲解了河洛文化的起源。

 

 

 

 

“一河一山”的眷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大局、精准发挥优势作用,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离退休干部中开展“我为河山赋能助力”专项行动。近日,省老干部大学摄影研修班全体学员围绕打造美丽河山、幸福河山、文化河山、出彩河山,通过镜头,记录黄河治理保护、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新变化,积极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强大正能量。

摄影研修班全体学员积极参与写河山、画河山、摄河山、说河山、唱河山,记录、展示河山的美丽风光,历史文化和美好未来,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高山峻岭,奔腾不息,流向河南大平原,最后汇入茫茫大海。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孕育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原始文化,养育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它的无限风光,迸发出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用镜头记录黄河的博大胸怀和壮丽美景。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的自然景观要数第一弯和壶口瀑布。这两处景观被誉为神奇的九曲黄河立体大乾坤。

黄河九曲第一湾有它独到的美,最美的景色是在黄昏时候,日落时分,当夕阳一点点变红朝山边落下去时,整个河谷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

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受上游强降雨影响,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河南境内就有安阳、洛阳、开封三座。

位于河南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也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每年都要冲水冲沙,其震撼壮观的场景让人过目难忘。

河南兰考县张庄村位于九曲黄河的最后一弯东4公里处,这里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沙丘遍布,土地贫瘠,收成低下,人们生活困难。

60年代初,焦裕禄同志在这里查风口治理风沙。他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受村民魏铎彬翻淤固坟的启示,创造了“贴膏药“、“扎针”的治沙办法。

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兰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4900元增加到11600元,村集体收入从零增长到40余万元。乡村面貌年年改善,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开展和企业的入驻,张庄品牌也越来越响。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西绵延约380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对民国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汉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这也是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地理前提。

大别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大别山四季分明,雨水量充足,空气湿润,植被丰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又是一块风水宝地,更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天然氧吧!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有许世友将军和郑维山将军故居。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刘邓首长亲自建立了大别山区第一个县级爱国民主政权。

在新县先后诞生和培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中华苏维埃区域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在新县诞生。

文章作者:摄影研修班 学员吴巍薇、李建荣、王小平、袁晓科、张克兴

  添彩河山  

  • 诗词作品

一、七绝•治水谣

堤岸青青草木新,河流汩汩碧波粼。

谋生尚善风光好,治水兴城惠庶民

二、七绝•贾鲁河咏叹

内河贾鲁古洪沟,祸福相依徙郑州。

水系兴修今胜昔,泽恩两岸居无忧。

三、七绝•黄河水利赞

中华民族母亲河,流淌千年逐浩波。

曾历沧桑多祸患,今逢盛世赋新歌。

文章作者:声乐二年级二班 学员聂汴声

书画作品

(责任编辑:介博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