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
“黄河宁,天下平”。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
视频转载于河南组工微信公众号
黄河 我的母亲河
奔流,奔流,奔流!
黄河,你从哪里流来?
流长,流长,流长!
黄河,你向哪里流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古往今来,
多少人为你作答,为你讴歌,为你感慨!
多少人将你记述,将你描绘,将你传颂!
你从巴颜喀拉山脉流来,
你向渤海湾流去。
你流经了九省区五千四百多公里,
你流过了大山,
流过了高原,
流到了一望无际的平川。
你从史前流到今天,
你从远古流向未来。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我对黄河十分敬仰,几年来,曾经先后多次到多个流段近距离探访黄河,瞻仰黄河的真容,体会黄河的博大宽广和容纳百川的胸怀,了解黄河的历史和现状,用手中的相机拍摄记录了黄河的波澜壮阔和美妙意境。
一. 九曲黄河第一湾
九曲黄河第一弯位于若尔盖县唐克镇,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黄河在此横切径为300米,在此段流程中为四川与甘肃之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第一弯如“S”型,黄河之水尤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弯。
我们不远千里是专程来拍摄九曲黄河第一湾的,俗话说:不到黄河心不甘,凡来此处观光的中外游客,都以饱览黄河九曲第一弯胜景为快。为在夕阳西下之时拍摄黄河第一弯,我们登上路边的一座高坡,面向西方,“S”型的黄河在夕阳下泛着红色的磷光,太阳落入地平线之后的满天红霞是拍摄的最佳时机。黄河边上还有一座寺庙,藏族村寨,藏族民俗风情,河岸边的经幡,给美丽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


黄河九曲第一弯不仅是一处美丽的风光,最重要的是它浇灌了若尔盖大草原,养育了这里的各民族人民。黄河九曲第一弯,清澈的河流水势平缓,蓝天白云,绿草繁花,帐篷炊烟,牛羊骏马,盘旋的雄鹰,如诗如画,气象万千。
九曲黄河第一弯宛如银色缎带。阳光下波鳞片片,极目远眺,其壮观景致使人顿生膜拜之感,站在这里你会对人和自然产生新的感悟。
二. 天下黄河贵德清
有记载,贵德黄河岸边的一片热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们在这里耕耘放牧,繁衍生息。元朝至元八年正式设贵德州,明代贵德设守御千户所、清代贵德是千总驻地。
贵德古城座落在镇子的正中心,属明代建筑群,至今有600多年历史。现在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其中玉皇阁是贵德的标志性建筑,座落在镇子的正中心,整个建筑群品字排列,它见证了黄河岸边上的贵德在历史上的兴盛和繁华。

三. 黄河穿越的省会都市
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坐落于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底,夹豫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
在兰州市里,黄河宛若一条飘落人间的飞天锦带,蜿蜒东去,依托黄河两岸风光和名胜古迹而兴建的融山水、人文、胜迹于一体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如同镶嵌在飞天锦带上的一串明珠。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〇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有楹联: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四. 黄河壶口大瀑布
五. 九曲黄河第一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站在黄河岸边,耳边依稀可以听到那黄河纤夫的声声呐喊,古老而浑厚的音符,坚韧如刚的黄河纤夫。黄河纤夫是古黄河的两岸,一代代踉跄的纤夫背负着搁浅的命运逆流而上。头顶是流动的苍穹,脚下是锋利的沙砾,他们拽一根根浸透血汗的纤绳,把沉重的磨难勒进肌肉,勒进又腥又苦的心头。
在“嘿呦呦,嘿呦”的号子声中,依稀可以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脚印都装着一个心酸的故事。“嘿呦呦,嘿呦”这悲壮的纤夫号子虽然听起来只是简单的呐喊,但是这呐喊声就像脚下潺潺的黄河水,带着旧时代的血滴泪痕,这呐喊,又好像重逢的号角,让万山群峰震撼发颤。
碛口凭借黄河水运,从清乾隆年间到抗战爆发,2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重镇。西接陕、甘、宁、内蒙古,东连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商人,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据清道光年间碑文记载,零星商贩不计,仅店铺字号就有20余家。其间,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接不完,填不满,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历史的辉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以“西湾民居”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晋商“老宅院”依然保留完整。古镇依然古色古香,脚下是石板路,两边是高圪台,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门对门,窗对窗,街道互通,户户相通,从一家进门可以通过每户的旁门走遍全镇,形成了一个民居建筑奇观,真是让我们开眼感慨。 老店铺、老字号、老房子上有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到处是文化,遍地见艺术。漫步在五里长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六. 豫鲁大地黄河情
河南段黄河河道总长711公里,在河南境内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的28个县(市、区)。 河南全力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带,以郑、汴、洛为核心,从实现以黄河为核心的“黄河游,游黄河”,让人们亲近圣水,体验圣河。将黄河文化作为郑州城市文化的主打品牌,打造“中华母亲河第一城”。打造文化地标,二七塔,CBD的“大玉米”都让郑州人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农业,河南虽然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已经成为中国粮仓。从2019年数据来看,我国粮食产量位居前三位,分别是黑龙江省、河南省和山东省。2019年河南粮食产量为6695万吨,位居第二,是中国粮食的主产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受灾面积巨大,经过河南人几十年的勤奋努力,黄泛区已经是河南的粮食主产地,灾区变成了粮食高产区。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为你而骄傲,为你自豪,
你奔流吧!
你咆哮吧!
你怒吼吧!
中华的史册上有你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大地有你深深的步履痕迹,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远不会忘记你!
添彩河山
(责任编辑:介博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