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当思源 砥砺更前行——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线上英烈故事分享会
时间:2020-03-27 来源:局直党委李怡俍

  追思先人、缅怀先烈,既是对历史的最好铭记,也是我们前行最坚实的基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在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省委老干部局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缅怀革命先烈、尊崇民族英雄指示精神,积极登录“中华英烈网”“河南英烈网”参加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纪念活动,并于3月25日下午组织了一场线上英烈故事分享会,各处室、单位党员代表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平台,讲述英烈故事,诵读英烈诗章,并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分享心得体会,表达爱岗之情,坚定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告慰人民英雄。

  “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从辛亥革命打响的第一枪,到八七会议的伟大转折,再到当前打赢疫情抗击战,武汉从来不缺英雄的魄力,也不缺斗争到底的精神。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带领大家聚焦抗日战争初期的武汉会战,了解一下中国空军的英雄壮举”“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能价值,每次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下面我想与大家重温《清贫》,一起学思共勉。”“相比家书的抒情,先烈们的诗章则更集中地展现出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壮志豪情,这些诗章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世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科书、是面向未来振兴中华的冲锋号”“我们国家之所以历经风雨沧桑屹立不倒,包括此次在面临疫情威胁时万众一心、共克困难,支撑我们的就是这样视死如归、百折不挠、拼搏奉献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大家的精彩发言中,最让人动容的,是付国胜同志带来的关于自己舅爷爷的故事:“那个年代,作为军人家属是无比光荣的事情,然而舅爷爷参军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就爆发了,全家人每天都盼着战争早日结束,盼着舅爷爷平安归来。可是,最终盼来的,却是一纸阵亡通知书、一本烈士证和一个被鲜血染红的军用挎包。那一刻,全家8口人都哭的泣不成声,也就是从那天起,家中的门框上多了一块鲜红的牌子,上面刻着烈属光荣……” 每位同志都在屏气凝神地倾听着这段往事……岁月褪得掉印记与伤痕,却永远抹不去人性的光辉和情感的共鸣。

  缅怀英烈、是为了铭记历史,追思忠魂、是为了砥砺前行。在随后的交流讨论中,大家纷纷表示,逝者已去矣、生者需珍惜,在缔造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艰苦斗争中,在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离退休干部同无数英烈一样,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都是人民英雄、国家荣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在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一代又一代老干部接续奋斗的伟大基业上不断前进的,没有包括广大老干部在内的前辈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大好局面。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在学习英雄事迹中坚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厚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发扬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作为老干部局的干部职工,我们更要在传承先辈精神中饮水思源,反复体悟“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需要付出、需要奉献的重要工作,也是值得付出、值得奉献的光荣事业”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用不断增强的职业使命感、自豪感、责任感来促进学用相长、来推动能力提升,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照顾好、服务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提升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王沛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