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是省委统战部离休干部陈耀霞的95岁生日。陈老收拾得很精神:戴上银灰色假发,穿着印有中国结的唐装,胸前佩戴鲜艳的党徽。副部长张利芳来到陈耀霞家中,代表省委统战部送上鲜花、蛋糕及生日祝福。陈老也激动地把一万元特殊党费交给了工作人员。
当问到为什么要交特殊党费时,这位已经73年党龄的老党员掉下了眼泪:“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这是一件大喜事啊。我95岁了,参加工作已经80年,来到河南也70年了。这么多年,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交点党费算什么呢”。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老人曾经不止一次向我们这样说过。陈耀霞来自一个革命家庭,原名张佩静,江苏丰县人。她的哥哥姐姐早在红军时期就入党从事地下工作,当年的丰县七区区委机关曾经一度就住在他们家中。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之下,年幼的陈耀霞跟着一起学习革命知识和文化,早早就在心中埋下了信仰的种子,十四岁时就开始送信、站岗、放哨、教唱抗战歌曲。“是党把我引上了革命道路,给了我一生的信仰和方向”。在长期残酷的对敌斗争中,陈耀霞始终不渝、坚持战斗,数次遭遇追捕包围面临险境。尤其是1947年秋,陈耀霞所在的妇女训练队在去湖西(微山湖西部地区)前线的路上遭遇了敌人,天上飞机轰炸,地上机关枪扫射,身后就是黄河。在被围困最危险的时候,陈耀霞与全体队员一起宣誓,宁愿集体跳河,坚决不当俘虏。我们问她当时怕不怕,她说,“死不是最可怕的,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我的哥哥和两个表哥,还有很多的同志都在很年轻时就牺牲了,我为他们伤心,更为他们骄傲,为他们没能看到革命胜利、祖国强盛而惋惜”。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看到咱们党和国家越来越好,就是我活着最大的动力。”多年来,陈耀霞始终坚持读书、看报、听广播,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每年全国和河南的GDP是多少,“一带一路”沿线都有哪些国家等等,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我们送去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等书,她都拿着放大镜细细翻阅过,有的地方还用铅笔做了一道道的标注和笔记。临别时,陈耀霞拉着张利芳的手说“以后我还要交扶贫款”。我们劝她说不急。“咋能不急呢,到2020年就全面实现小康了,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责任编辑:梁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