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华龙区开创 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局面
时间:2018-02-10
来源:濮阳市华龙区委老干部局
濮阳市华龙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务实创新,以抓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全区离退休党员干部以支部为平台开展活动、发挥正能量,不断开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立足区情,创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模式
近年来,华龙区按照“组织上有归属、思想上不落伍、管理上讲规范、正能量能发挥”的要求,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一是灵活设置党支部。华龙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参加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年龄、居住和分布等情况,采取单建、合建、联建等形式,在社区、单位或乡镇办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把部分组织关系在原单位的老党员,就近编入社区党支部的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参与支部活动,实行单位、社区双重管理,这样既消除了老党员组织关系不愿脱离原单位的顾虑,又解决了老党员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受到普遍欢迎。二是配强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华龙区着重在离退休领导干部、退伍军人、老模范等党员干部中选任党支部书记,注重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和经验威望优势,全面提高基层离退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在社团中探索建设。为实现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全覆盖,华龙区采取“社团+支部”的模式,在东风艺术团、天悦艺术团等社团组织中分别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团长担任,积极探索在社会团体中建设支部的经验,从而把离退休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和社会各个阶层,在全社会凝聚起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精神力量。四是完善组织工作网络。区委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委,乡镇办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区直单位和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构建了三级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网络,畅通了渠道。目前,全区已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6个,调整充实党支部成员96人。
二、完善机制,提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
华龙区从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出台了《濮阳市华龙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支部)工作规范(试行)》、《中共濮阳市华龙区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等文件,明确了离退休党总支、党支部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规范了党支部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为全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一是健全制度。明确要求新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做到“六有一落实”,即有办公地方、有活动场所、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落实工作经费。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学习、报告工作、联系党员、监督检查、民主评议等工作制度。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每半年听取一次离退休党支部工作情况汇报,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以此推动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培训列入本地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二是示范引领。选择基础条件好、活动开展好的10个社区,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示范点,高标准配备硬件设施、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开展系列活动、志愿服务、困难帮扶等,特别在领导力量、经费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树起标杆。三是加强联络。区委老干部局和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联合出台了联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实施办法,明确了老干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1至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定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参加组织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推进支部活动正常开展。
三、创新载体,搭建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平台
华龙区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引导广大老党员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一是以“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区委老干部局购置学习资料,发放到各离退休党支部,为支部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供服务。党支部创新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活动之中,不断拓展和丰富离退休党员文化生活,不断加强老党员的组织归属感。黄河北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刘官训说,市纺织厂改制以来,党员7年多无人管理,离退休党支部成立后,纺织厂47名党员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老党员参与支部活动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二是以召开座谈会为载体凝聚共识解决问题。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定期组织老党员召开座谈会,向老党员通报工作,并征求他们意见和建议。党员座谈会还针对社区的专题难题开展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这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密切了党群关系,而且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提高了社区工作水平。三是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引导参与社会事业。城区离退休党支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城市建设、文明城复检、环境保护和爱心公益等社会事业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并配合社区居委会在卫生治理、车辆管理、治安巡防等方面,提出许多改进意见。老党员李爱民投资7万余元创办了“爱民文化大院”,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不仅受到干部群众的赞赏,也带动影响了许多老党员参与到“文化大院”的建设之中。濮阳日报、河南电视台、濮阳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导了“爱民文化大院”的事迹,作为社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四是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关爱困难老人。社区志愿服务站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支部为主体,组织身体好、乐于奉献的老党员,积极开展志愿帮扶活动。重华社区、黄河北社区等18个社区都组建了老党员志愿服务队,长期在社区内开展清洁家园、帮老助困、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并带动周围居民参与其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五是以重要节日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每逢重大节庆日,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居委会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支部生活。清明节与学校共同开展祭奠革命英烈、讲述革命传统的活动,教育青少年学生不忘历史;“七一”开展纪念党的生日、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激励老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奉献余热;“十一”开展系列文艺展演活动,为老同志送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大餐;在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春节等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给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据统计,全区共召开各类座谈会120余次,提出建议意见300余条,救助老党员老干部263人,举办讲座96场次。老干部义务演出60余场次,网吧义务监督45次,劝阻青少年145人,调解邻里纠纷等117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为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家园。
四、加强领导,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提供保障
华龙区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加强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一是纳入区委综合考评表彰。去年底,区委老干部局下发老干部工作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将老干部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一并纳入全区综合考评,在今年全区三级干部会上进行了联合表彰。二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与乡办、区直单位签订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街道办事处工委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领导,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亲自安排部署离退休党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党建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三是提供经费保障。区财政把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经费统一列入了财政预算。区委组织部每年从党建工作经费中列支一部分,作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费用。今年来,区委老干部局从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经费中为每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点拨付活动经费5000元,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
一、立足区情,创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模式
近年来,华龙区按照“组织上有归属、思想上不落伍、管理上讲规范、正能量能发挥”的要求,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一是灵活设置党支部。华龙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参加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年龄、居住和分布等情况,采取单建、合建、联建等形式,在社区、单位或乡镇办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把部分组织关系在原单位的老党员,就近编入社区党支部的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参与支部活动,实行单位、社区双重管理,这样既消除了老党员组织关系不愿脱离原单位的顾虑,又解决了老党员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受到普遍欢迎。二是配强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华龙区着重在离退休领导干部、退伍军人、老模范等党员干部中选任党支部书记,注重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和经验威望优势,全面提高基层离退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在社团中探索建设。为实现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全覆盖,华龙区采取“社团+支部”的模式,在东风艺术团、天悦艺术团等社团组织中分别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团长担任,积极探索在社会团体中建设支部的经验,从而把离退休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和社会各个阶层,在全社会凝聚起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精神力量。四是完善组织工作网络。区委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委,乡镇办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区直单位和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构建了三级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网络,畅通了渠道。目前,全区已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6个,调整充实党支部成员96人。
二、完善机制,提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
华龙区从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出台了《濮阳市华龙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支部)工作规范(试行)》、《中共濮阳市华龙区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等文件,明确了离退休党总支、党支部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规范了党支部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为全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一是健全制度。明确要求新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做到“六有一落实”,即有办公地方、有活动场所、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落实工作经费。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学习、报告工作、联系党员、监督检查、民主评议等工作制度。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每半年听取一次离退休党支部工作情况汇报,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以此推动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培训列入本地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二是示范引领。选择基础条件好、活动开展好的10个社区,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示范点,高标准配备硬件设施、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开展系列活动、志愿服务、困难帮扶等,特别在领导力量、经费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树起标杆。三是加强联络。区委老干部局和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联合出台了联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实施办法,明确了老干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1至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定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参加组织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推进支部活动正常开展。
三、创新载体,搭建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平台
华龙区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引导广大老党员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一是以“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为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区委老干部局购置学习资料,发放到各离退休党支部,为支部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供服务。党支部创新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活动之中,不断拓展和丰富离退休党员文化生活,不断加强老党员的组织归属感。黄河北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刘官训说,市纺织厂改制以来,党员7年多无人管理,离退休党支部成立后,纺织厂47名党员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老党员参与支部活动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二是以召开座谈会为载体凝聚共识解决问题。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定期组织老党员召开座谈会,向老党员通报工作,并征求他们意见和建议。党员座谈会还针对社区的专题难题开展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这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密切了党群关系,而且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提高了社区工作水平。三是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引导参与社会事业。城区离退休党支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城市建设、文明城复检、环境保护和爱心公益等社会事业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并配合社区居委会在卫生治理、车辆管理、治安巡防等方面,提出许多改进意见。老党员李爱民投资7万余元创办了“爱民文化大院”,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不仅受到干部群众的赞赏,也带动影响了许多老党员参与到“文化大院”的建设之中。濮阳日报、河南电视台、濮阳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导了“爱民文化大院”的事迹,作为社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四是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关爱困难老人。社区志愿服务站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支部为主体,组织身体好、乐于奉献的老党员,积极开展志愿帮扶活动。重华社区、黄河北社区等18个社区都组建了老党员志愿服务队,长期在社区内开展清洁家园、帮老助困、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并带动周围居民参与其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五是以重要节日为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每逢重大节庆日,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居委会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支部生活。清明节与学校共同开展祭奠革命英烈、讲述革命传统的活动,教育青少年学生不忘历史;“七一”开展纪念党的生日、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激励老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奉献余热;“十一”开展系列文艺展演活动,为老同志送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大餐;在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春节等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给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据统计,全区共召开各类座谈会120余次,提出建议意见300余条,救助老党员老干部263人,举办讲座96场次。老干部义务演出60余场次,网吧义务监督45次,劝阻青少年145人,调解邻里纠纷等117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为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家园。
四、加强领导,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提供保障
华龙区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加强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一是纳入区委综合考评表彰。去年底,区委老干部局下发老干部工作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将老干部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一并纳入全区综合考评,在今年全区三级干部会上进行了联合表彰。二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与乡办、区直单位签订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街道办事处工委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领导,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亲自安排部署离退休党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党建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三是提供经费保障。区财政把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经费统一列入了财政预算。区委组织部每年从党建工作经费中列支一部分,作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费用。今年来,区委老干部局从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经费中为每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点拨付活动经费5000元,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
(濮阳市华龙区委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