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离退休干部为南水北调增添正能量
时间:2017-09-01 来源:淅川县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淅川县离退休干部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以保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精心呵护京津人民的“清水缸”为己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弘扬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为确保顺顺利利蓄水、干干净净保水、安安全全送水增添了正能量。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全国移民大市,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地为移民点赞,向移民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使全县16.5万移民和广大离退休干部深受感动,倍感自豪。

当年,全县上下面对移民故土难离的情怀和南水北调搬迁任务前所未有、移民工作压力前所未有、库区情况和矛盾前所未有的重大任务,县委老干部局坚持为政府排忧,为移民解难的工作理念,引导各部门和广大老同志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服务于中线工程建设。曾参与上世纪50年代搬迁移民工作的县规划局老同志,针对这次移民人口复杂、成因特殊等情况,深入基层广泛调查,撰写的《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口处理办法》调研报告,受到县委领导高度重视,为县委县政府制定移民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移民人口认定条件由上世纪的3条增加到19条,妥善解决了特殊移民人口问题,维护广大移民切身利益。老城镇退休干部杨仲林针对杨姓在兴华寺村已延续60代、人口达3200多人,并经过千余年发展变化,先后繁衍到台湾、北京、南阳、唐河、新野等地,被誉为“杨氏族人之根”的实际情况,专门邀请河南省新乡军区原司令员杨玉增、广州南海舰队原纪委书记杨林等老同志回村开展了“杨氏崇宗尊祖移民爱亲活动”,“人挪活、树挪死”的朴素道理,教育族人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出发,舍小家为大家,并冒着大雨走访困难群众,打消了村民难舍故土的思想顾虑,全村提前搬迁,开启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先例,创造了移民工作新经验。

为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确保库区按时畜水,政法系统老干部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总要求,“决不让移民带着矛盾纠纷离开”为目标,将法律理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为移民做好服务工作。县法院老同志联合乡村干部开展了“走进移民家”活动,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发现移民问题,积极解决矛盾纠纷,先后做通个别人工作39人,解决各类矛盾纠纷937件。公安部门“服务南水北调、创建平安淅川”为出发点,发挥老干部威望优势,组织成立了矛盾调解组、移民户口核查组、法律法规宣传组和交通疏导组,广大老同志不负众望,深入到移民村,宣传移民政策,讲解法律法规,解答提出的各类问题,先后开展宣传活动12次,参训移民4000余人次,进一步理顺了群众情绪,实现了和谐移民,有序搬迁,确保了库区安全顺利蓄水。

为全面做好水质保护工作,切实将丹江口水库这一京津人民的“大水缸”清洁保护好,使其干干净净储水,淅川县委老干部局结合全县“洁净丹江水,呵护水源地”为主题的全民护水行动,组织老同志成立了丹江水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居住分布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设立了库区重点部位护水组、环库乡镇护水组、库区水面护水组,定期对库区各点进行日常清洁维护,及时打捞河道内的白色垃圾和生活垃圾。“老干部活动中心文艺演出团”专门编排了护水保水文艺节目,将单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护水宣传日”,组织老同志深入基层乡镇开展“保水质护运行,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文化宣传活动,着力强化全民护水意识。县关工委联合中小学校,定期开展“大手牵小手,争当护水小卫士”活动,在沿库11个乡镇发放宣传册2.6万册,捡拾果皮、废纸、玻璃等垃圾达15吨;县老年摄影家协会开展了“聚焦美丽渠首,展示魅力淅川”摄影大赛,向全社会展示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秀美风光和淅川生态建设成果宣传,形成人人关心淅川建设、自觉爱护水质、积极争当水质清洁工的良好氛围,为确保渠首水碧天蓝,实现一库清水送京津做出积极贡献。

(淅川县委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