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驻马店离退休干部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弘扬好、把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红色经典文化为聚焦点,以美好山水和绿色生态为基线,充分发挥老区比较优势和自身独特优势,为区域联合发展点赞助力,增添了正能量。
驻马店市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脉交错的确山县,是河南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是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发源地,也是中原地区党的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被誉为“小延安”。为弘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奋斗精神,驻马店市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艺术交流研究会,旨在通过对党史和人文历史的研究,广泛传播红色文化艺术,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此,研究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举红色旗帜、办红色学校、建红色基地、创红色单位、授红色旗帜、树红色人物、走红色道路”等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詹新耀、秘书长范翠兰组织老艺术家到驻地团以上部队,开展了“民拥军,翰墨情”文化进军营活动,老艺术家们挥毫展艺,为官兵们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历史风采和时代楷模,写军民团结一心、决战决胜、共创未来的诗词歌赋,不仅使官兵受到了生动的军队性质宗旨教育,而且传承了我党我军红色历史文化,加深了军民鱼水深情。
广大老同志发挥文化优势和艺术优势,广泛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战略思想和伟大的长征精神、延安抗战精神,传统红色文化精典。市文化局和旅游局老干部党支部,组织党员聚焦当地红色精典,出版了《大美天中、红色经典》,成为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的精品之作;市退休干部、中国文化学会艺委会主席、河南省毛泽东书法艺术院院长李国恩,利用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日,举办“毛体”书法作品展,弘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他的作品先后被西柏坡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共和国国旗护卫队等收藏,先后被授予“中国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和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驻马店市离退休干部以振兴革命老区经济为己任,切实发挥大别山革命老区比较优势和自身经验优势,帮助脱贫致富奔小康。市老促会会长欧阳忠宽根据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坚持“红绿结合、红农结合、红军结合、红文结合”的开发战略,提出了以“新阳高速”为主线,着力打造精品景区,串联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建成贯穿全市的红色文化和生态观光廊道,实现区域联合发展,受到市委高度重视。市有关部门积极整合竹沟革命纪念馆、孤山冲革命旧址群、中部战区确山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等生态、军事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竹沟红色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并以此为龙头,整合带动了“杨靖宇纪念馆”、“鄂豫皖边省委旧址焦竹园纪念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高平寺、白塔寺革命武装暴动遗址”、“刘邓大军强渡汝河雷岗激战遗址”和“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形成了全国首条红色旅游体系,打造成“竹林红沟”等3个5A级红色景区,大大提升了“红色天中”特色风光带的旅游品牌。
一业兴能带来百业旺。驻马店市有关部门抓住旅游开发带来的交通便利条件,并依托当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大力发展多元养殖和种植业,推进多元农业发展,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确山县老科协指导养殖专业户从陕西、新疆、内蒙等省区购进的山羊,转运到由畜牧老专家设计的“羊房”内,通过喂食含有果渣、中药材的青贮配方饲料,实现增膘育肥和梳理羊绒等“休养期满”后,提高了山羊的品质,再转运到广州、香港等地销售,平均每只获利近200多元。上蔡县农业局干部刘世扬退休后,创建了“执着芝麻研究所”,精心培育出蔡扬3号、6号等优良品种,直接为农民增收10多亿元。汝南、确山等地创建的食用菌、中药材和板栗为主体的种植业专业化生产区,年产中药材达2.7万吨,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目前,驻马店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山羊中转站”、绿色生态羊养殖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基地,先后打造出“确山红油栗”、“薄山松针鱼”、“瓦岗红薯”、“小延安山珍”、“上蔡小磨油”等绿色品牌,拉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驻马店市委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