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老干部增添正能量”载体 以“两展示两争当”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
时间:2016-02-26 来源:郑州市委老干部局
郑州市现有离退休干部60890人,其中离休干部3210人,退休干部57680人;离退休干部党员31659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33个。根据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和关于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的安排部署,郑州市开展了“展示阳光心态、展示当代风采,争当时代老人、争当奉献老人”的“两展示两争当”活动,引导老同志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增添正能量。

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需要凝聚包括老干部在内的全社会的正能量。市委站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度,把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天君对老干部感情十分深厚,对老干部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重视老干部的正能量,坚持一年两次向老干部通报工作、征求意见。在接见全市离退休干部“双先”代表时指出,如何凝聚好、发挥好老干部的正能量,是对我们在职干部的考验。做好老干部工作、发挥老干部的作用,既是党的事业,也是我本人正在做的工作。市长马懿把老干部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宝贵资源,经常就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等问题同老同志交换意见。市委副书记胡荃专门到市委老干部局调研,在活动中心现场办公,听取老干部工作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情况汇报,要求老干部工作要把握好工作方向,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桥梁、纽带,不断提高全市老干部工作水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建慧亲自研究谋划、安排部署正能量活动,在安排今年的全市老干部工作时,用1/4的篇幅阐述开展正能量活动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金献十分关心老同志,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老干部待遇问题,为老干部增添正能量提供了保障。

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市委老干部局按照“党的事业所需、老同志自身所愿、老干部工作职责所在”的理念,通过请教专家、基层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一年起步、两年提升,长期抓好,形成常态”的思路,于4月9日印发了《关于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两展示两争当”活动的通知》,今年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阶段进行。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活动方案和计划,让老干部心态上现阳光、行为上展风采,争当时代老人、奉献老人。

一、 让老干部展示阳光心态,从思想上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凝聚正能量

心态阳光是产生正能量的基础。郑州市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作用,借助文化科技的力量,用好活动学习阵地,让老干部学理论、学前沿、学知识,更加正确看待发展变化,正确分析党风和社会风气,正确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用中国梦凝聚人心、助推发展。

(一)以党组织为引领,让老干部学习理论、思想终身向阳。一是通过践行“三严三实”、创新支部学习、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活动内容等,努力把老干部党组织打造成增添正能量的“发动机”,让老干部做坚守精神家园的代言人。二是通过举办全市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骨干轮训班,学习国内外形势、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如何增添正能量、依法治国理念、“互联网+”等内容,使老干部党支部成为推动改革大局的“助力器”。三是通过在老干部协会(社团)建立临时党支部,在困难企业离退休干部中成立临时党小组等做法,努力实现老干部党组织全覆盖,把更多的老同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七区在社区党支部举办“谈家风议家训”道德讲堂,83岁的离休老教师吴凤萍组建文艺宣传队、爱心手工艺坊,经常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学习、听报告,发展党员50多名。

(二)以文化科技为源泉,让老干部学习前沿、始终洋溢青春。一是用好人人随身的手机,以“老同志办老同志喜爱的手机报”的理念创办《郑州老干部手机报》,开设了“时政要闻”、“ 三严三实”、“ 两展示两争当”、“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10多个栏目,成为3000多名离退休干部展示阳光心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窗口。二是用好飞速发展的网络,在郑州老干部局网站开设“增添正能量”专栏,在老干部中建立飞信、微信、QQ群等“好声音传递团”,引导老同志通过网络学习并在网上发出好声音;金水区“QQ奶奶”张秀丽,带动身边30多名老同志,共同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困惑,目前“粉丝”已超过18万;上街区成立“银色网宣团”以红色网络家园为阵地,以“银杏花开”博客为平台,引进网络“大V”,用老干部的视角和见解,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唱响网上主旋律。三是用好老干部喜爱的报刊,利用《老干部工作简报》、《活动月报》、《老干部大学校报》、《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讯》等登载老同志的感受体会、意见建议和各单位做法成效,疏导和抵制“牢骚心理”、“攀比心态”等负面情绪,让正能量在老同志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荥阳市利用《荥阳老年报》宣扬“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引导老同志做好事、讲道德,增添正能量。

 (三)以活动学习阵地为依托,让老干部学习知识、展现蓬勃朝气。以“新中心新形象”和“我学习我健康我快乐”为理念,努力把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等阵地,建设成为新思想新理念的学习基地、新知识新文化的传播基地、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培育基地、银色人才资源的开发基地,为丰富社会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输送更多更好的示范者、组织者、引领者。运用合唱、书法、诗词等14个协会和22个老干部大学分校和教学点,组织上万名会员、学员,建立起“上下联动、覆盖城乡”的活动学习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时代老人的健康美。市老干部大学“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为务工子女、下岗职工、失足学员教授书画、手工等技能,为智障儿童、失能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刮痧按摩等服务,让老干部在心境愉悦、心态阳光中,体味幸福、展示朝气,传递正能量。
    二、让老干部展示当代风采,从行动上为郑州都市区建设释放正能量
如何使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一主题形成共识、深入人心、落在实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最关键的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适合的载体,让老干部的正能量释放出来。
    (一)组织老干部“看郑州”,让老干部在建言献策中展风采。郑州市组织老干部“看郑州”活动已经3年了,这是市委安排让老干部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在“两展示两争当”活动中,这一做法得到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上从“看”拓展到“谈、写、画、唱、演”等十多个形式,让老干部更加生活、积极地“看郑州、说郑州、爱郑州”;参加范围从市级老领导,扩大到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参观内容拓展到重点项目、发展成果、科技前沿、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作风建设等;时间安排从起初的一天延长到一周,让老干部更加深度地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程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这项活动,老同志提出合理化建议500多条。吴天君书记亲自审阅老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并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抓好改进和落实。新郑市依托黄帝故里,成立“黄帝故里建设发展促进会”,用根脉、乡愁和文化,将全国各地新郑籍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士和老干部聚集在一起,共同为新郑经济社会谋发展、谋进步。
    (二)提出“八个一”倡议,让老干部在奉献社会中展风采。当前,老干部的政治、文化、生活、健康、心理等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成为老干部精神追求的新期待。对此,郑州市引导和鼓励老干部做好8件事:讲好一个传统故事、写好一段美好回忆、教唱一首革命歌曲、传授一项绝活技艺、提好一条建设性建议、参与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倡导一种新风正气、畅谈一个发展愿望。年底前评选表彰一批“时代老人”和先进集体,鼓励更多的老同志参与正能量活动。市政府办公厅开展了“我快乐、我健康、我要发挥正能量”主题实践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老同志开展建言献策、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网络发声等。上街区以“为上街腾飞凝聚正能量”为主题,依托“五老十团”,组织每个团至少办10件实事,用“百件事”具体化老干部的正能量。
(三)注重文化传承,让老干部在为改革发展点赞中展风采。先后开展了“为河南现代化建设点赞”、“中国梦郑州情”征文等活动,组织广大老同志结合亲身经历感受,宣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把“红色史、光荣照、奉献录、正气歌”留下来、传下去。王均智、朱翔武等市级老领导带头撰写回忆录,既展现了当年叱诧风云的风采,又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市老干部摄影协会先后开展了“美丽郑州”、“法治郑州”、“印象郑州”摄影活动。市诗词协会用诗歌为河南现代化建设点赞,成员李刚毅赋诗多首,其中“喜看今朝,中原崛起,万马千军竞向前”的诗句,展现了河南蓬勃气势和态势。管城回族区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经验优势,在映月社区建立区党史馆,宣传市、区两级红色历程和发展变化,用辉煌成就滋养基层根脉。
(四)把握重大节点,让老干部在弘扬主旋律中展风采。郑州市把握重大时间节点,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月”和迎“七一”老干部大学教学成果展,以老干部喜闻乐见的展览、比赛、宣讲、演出等形式,吸引上万名老同志“比展示、比风采、比奉献”。8月14日,高建慧部长宣布活动月正式启动,8月27日又专程到绿城广场与老同志一起观看演出、回顾历史,激发了老同志展示风采的热情;市纪委书记郭锝昌登门看望抗战老同志,为老干部佩带纪念章,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全市共征集书画、摄影、诗歌等作品13000多幅(篇),送文化下乡、进社区160多次。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活动,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老”报告团每年作报告150场,参加听报告13万人次,布展60余场。
    三、让老干部争当时代老人、奉献老人,从树立新风上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增添正能量
郑州市通过宣扬“双先”代表、树立新的典型、发现身边好党员等形式,让老同志学有标杆、做有榜样,引导老同志担当起时代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等优势,从点滴做起,引领带动更多的老同志做“有信仰、顾大局,有操守、讲品行,有追求、重学习,有健康、乐奉献”的“时代老人”,在全社会树立起时代新风尚。
    (一)宣扬双先代表,树立“时代老人”标杆。表彰了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100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排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登封市嵩山文化宣传队队长王志周,就“学嵩山、讲嵩山、唱嵩山”为登封发展增添正能量进行巡回报告。选树“十年发放4万张感谢卡”的离休干部程万兴,为青少年作千场报告、组建百名“老人雷锋团”的退休老师周慧玲等典型进行专题宣讲。
(二)围绕可敬可学,发掘身边的“中国故事”。把18年如一日,祖孙三代带领员工学雷锋,走遍郑州1500多个家属院,免费维修灶具15万多台的谷殿明,编入市“五老”报告团,广泛宣讲立足自身、坚持学雷锋的事迹。2015年5月谷殿明家庭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二七区老同志39年不间断,援助邻里困难家庭,所在“陇海大院”当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集体”。荥阳市开展了“讲述身边党员的故事”征文活动,收到124个“中国好故事”。老同志们“积沙成塔、积木成林”的点点滴滴,塑造了“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良好形象,带动家庭成员和身边群众,为开展正能量活动不断注入新活力。     (三)关爱“时代老人”,保障正能量良性循环。扩大老干部医疗点至35家,编印心理保健手册2万本,开展身心健康教育12次。实行困难离休干部家访和“一对一”帮扶制度,将无工作红军配偶生活补贴标准由800元提高至1500元,市财政拨付150万元用于慰问抗战老同志。组织“百个助老阵地、万名志愿者”利用社会资源服务老同志。这些有力的服务举措,促进了老干部身心健康和积极心态,形成了“老干部增添正能量、全社会关爱老干部”的良性循环。上街区推行“敬老优享卡”,联盟医疗卫生、购物餐饮、法律服务等10类30多家商户,为老干部提供折扣、上门、优先等服务并惠及社会老人,在群众中唱响了“感恩美好生活、传递中国力量”的正气歌。
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两展示两争当”活动,不仅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增添了正能量,也使老干部工作更加有位置,郑州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单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郑州市开展的正能量活动才刚刚起步,与上级的要求、兄弟单位的做法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正能量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让中原更出彩,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