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打造品牌 搭建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大舞台
时间:2016-02-26 来源:邓州市委老干部局
我市现有离退休干部8344人。近年来,我们在落实好老干部“两项待遇”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一新要求,以新时期雷锋精神和弘扬“忧乐精神”为主线,通过培育邓州市编外雷锋团老干部党支部和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两个品牌,抓好三项建设、发挥三个作用,典型引路,打造品牌,让老干部为社会输入正能量,用正能量活动为老干部添彩,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邓州特色的老干部工作新途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好阵地建设,夯实增添正能量活动基础

新时期雷锋精神和“忧乐精神”是历史留给邓州特有的精神财富。充分培育和发扬好这两种精神,对于推动邓州“正能量”活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为此,我市在具体工作中,从抓好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和花洲书院两块老干部发挥作用基地入手,着力加强基层老干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为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活动”夯实基础。近年来先后对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室内展厅及室外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个展馆以图片与实物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以退休干部为主的宋清梅、姚德奇等560名雷锋生前战友学雷锋的先进事迹,为社会各界架起了一座学习雷锋精神的桥梁。花洲书院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知邓时所建,近年来,邓州对花洲书院进行了重修,用忧乐精神教育激励一代又一代邓州人。编外雷锋团和花洲书院逐步成为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活动”的重要示范基地。今年,我市拟投资3000余万元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主体大楼即将竣工。同时,每年全市都要按照“六有四规范两固定”(有活动室、有桌椅、有档案柜、有娱乐器材、有电教设备、有降温取暖设施;制度规范、档案规范、标牌规范、图书报刊规范;组织机构相对固定、活动经费相对固定)标准,对全市86个基层老干部活动室及28所老干部学校的巩固、完善、利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市卫生局、检察院、计生委、公安局等单位还为老干部活动室增添健身器材、配备电脑、投影仪等先进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同志们的需要;除此之外,我市还充分依托市区广场、公园及城乡120余个小游园、578所文化茶馆等活动场地建立起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活动阵地。

二、抓好组织建设,搭建增添正能量活动平台

在工作中,我市一是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今年,出台了邓组通〔2015〕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通知》,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强各类老干部活动组织及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规范、完善各项制度。全市共调整充实包括编外雷锋团老干部党支部在内的8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76个老干部议事组。二是抓好涉老活动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关心教育下一代、老干部学校、老年书画研究会、桑榆写作中心、夕阳红艺术团、老年体协、河南省范学研究会、诗词协会等健身文娱类和老干部巡视组、城管督查组等老有所为两大类活动组织建设。同时,为扩大邓州编外雷锋团影响带动力,我市鼓励社会各界以班、排、连、营的形式加入编外雷锋团。三是抓好小型涉老团体建设。为满足老同志服务社会及个体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又陆续成立了聊天会、戏迷小组、棋牌爱好者小组、古乐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兴趣小组。

1986年,刚开始成立邓州市“学习雷锋指导委员会”时,社会上一些人对宋清梅学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举动看不惯,冷嘲热讽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二百五才去学雷锋。”对此,宋清梅据理力争道: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讲政治,越是要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1997年,正式成立“编外雷锋团”。如今十八年过去了,在“编外雷锋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下,“编外雷锋团”已经发展成为4500余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弘扬和实践雷锋精神的庞大社会群体。邓州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个团、28个分会5600余名老干部参与的优秀社会团体。夕阳红艺术团也发展成为13只队伍、1000多人向邓州社会传播群众健康文化的优秀社会团体。

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老干部活动组织174个。其中,乡镇办和市直单位老干部活动组织160个,85%以上的活动组织有章程、有制度、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全市有90%以上的老干部参与其中。活动组织的规范化,为老干部开展“正能量”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抓好载体建设,奏响增添正能量活动主旋律

在活动载体上,我们坚持小分散与大集中相结合,广泛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相结合。一是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性活动。重点围绕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忧乐精神”,通过定期举办老干部文化艺术节、老干部文体赛事、“创先争优”评选活动、书画摄影展及各类涉老交流、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增添正能量活动”载体。每一项活动都是市委、市政府搭台,老干部踊跃参与。全市每年至少要统一组织老干部举办老年文化艺术节1次,夕阳红广场文化活动10次,书画摄影展6次,各类健身比赛活动30次,专题讲座5次。每年文化节,我们都要确定一个主题。今年老人节期间,我们就开展了以弘扬范公“忧乐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二是涉老组织自发开展的正能量活动。市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以“三学三树”引领邓州关心下一代工作,自觉自愿地践行着“忧乐精神”,出版季刊《忧乐天下》,月报《家长之友》,又出版了10多部研究文集,广泛传播范仲淹的忧乐天下情怀。市老干部巡视组每年都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老干部城管督察组每次活动都要找出几个城市建设的“盲点”,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编外雷锋团在党支部带领下,每年都要组织20余次活动。2013年刚刚成立的“吧友营”就成功救助了白血病患者吴英;今年盛夏、中秋前夕,编外雷锋团吧友营、义工连、彭桥卫生排等单位慰问一线工作的环卫工,还深入乡镇、社区、光荣院、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节日礼品及精彩的文艺演出,陪老人和儿童过中秋。由我局主办的桑榆写作中心的老同志们义务坚持编辑17年,每月出版一期《桑榆之光》小报。三是老同志依靠个人努力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宋清梅为唤起新时期雷锋精神,十几年来,做雷锋事迹报告近2000多场,做好事无数起;原市政协主席张耀、水利局退休干部骆立群编著的《邓州古代史考》一书,填补了邓州文史书籍方面的空白;原市疾控中心退休干部徐君泽所著的《章家轶事》、《远逝的爱情》、《人间沧桑》等文章曾荣获全国征文优秀奖和“中国当代散文奖”,其本人还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

四、发挥三个作用,强化增添正能量活动措施保障

在工作中,我们关键是发挥了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好领导重视的保障作用。我市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支持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增添正能量”搭建平台,创造宽松环境,史焕立书记到邓州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老干部活动中心改扩建问题,召开老干部座谈会,虚心征求意见和建议;罗岩涛市长亲自通报工作,深入活动中心调研,敲定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组织部部长王兵及其他市“四大家”领导都经常参加老干部的相关活动,帮助协调指导老干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全市上下、各级各单位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蔚然成风。二是发挥好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服务作用。我市以“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为标准,在全市老干部工作队伍中坚持开展“八个一”亲情服务活动(一张笑脸迎进、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捧送、一句问候贴心、一丝不苟办事、一腔热情释惑、一声慢走扶送、一次回访送暖),在落实好“待遇养老”、“物质养老”的同时,积极为离退休干部开展正能量活动搭平台、建组织、策划活动,做到勤听、勤跑、勤协调、勤请示。三是发挥好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和社会媒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树立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重点培育邓州“编外雷锋团”和宋清梅等老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让他们电视上有影、讲台上有声、灯箱广告里有型。引导着广大离退休干部更好地支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离退休干部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我市编外雷锋团老干部党支部和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已经成为邓州老干部工作的两个品牌,影响和引领着广大老干部为社会增添正能量。编外雷锋团老干部党支部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全军“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于2000年、2010年及201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宋清梅代表邓州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接见。老干部巡视组、城管督察组多数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中国老年报》、《人民网》、《中国文明网》、《老人春秋》、河南电视台等上三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我市老干部发挥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先进事迹。中组部《情况交流》先后三次以《邓州发挥离退休干部独特优势 让雷锋精神在夕阳中生辉》、《邓州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性循环》、《邓州文化养老形成四个机制》为题,推广我市利用“编外雷峰团”典型引路,打造品牌,把“学、乐、为”有机结合,为老同志“增添正能量”搭建平台的经验做法。越来越多的老干部发挥作用组织和广大老同志都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角色为邓州社会增添正能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增添正能量活动”意义深远。我们的工作,也刚刚开始。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好做法、好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我市的老干部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