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之家,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武汉市探索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途径
时间:2018-11-21 来源:中国老年报

年近七旬的白秉来创立“政教之声”社区党员培训项目,该项目连续两年入选街道志愿服众筹项目20强;67岁的张海英担任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对住户情况如数家珍;72岁的曹多成不论酷暑严寒,坚持义务维护交通秩序……他们是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的居民,同时还有着另一个共同身份——党组织关系不在居住地的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红色旗帜。近年来,武汉市着眼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探索服务管理新途径,筑起流动老党员的“归心之家”,确保他们流动不流失、退休不退色。

建章立制,让流动老党员有家可归

离退休干部工作就是党建工作。武汉市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纳入市委全面从严治党考核内容,充分认清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是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切实之举,是强化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市委老干部局在武昌区南湖街试点探索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新方式。

武昌区南湖街有6个社区,党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流动党员有1027人,其中流动老党员549人。南湖街党工委根据中央、省市相关要求,以建章立制为基础,将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提上重要议程,制订了《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南湖街流动老党员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成立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领导小组,从强化基层党建、开展丰富活动、规范组织生活、做好走访慰问等方面,引导流动老党员“亮相归家”。

强化服务,让流动老党员盼家想归

制度保障先行,精准服务跟上。只有给予流动老党员实实在在的关怀,才能让他们愿意“归家”。

华锦社区是南湖街流动老党员占比较大的社区,流动老党员占社区党员的70%。社区党委通过网格员上门找、户籍仔细查、开展“家找党员、党员找家”等活动,把流动老党员找出来。同时,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利用“红色基金”帮助特困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怀。

在探索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过程中,武昌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胡太荣始终认为,要充分信任流动老党员,重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华锦社区党委通过“制度初稿让流动老党员自己拿、提交网格流动老党员党小组审、流动老党员再议、提交社区党委讨论和流动老党员会议通过”的“三下二上”的方式,制订流动老党员管理规章制度。同时,依托南湖街“邻里文化”品牌活动,引导流动老党员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等领域发挥作用。如今,活跃在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巧姐姐”志愿服务队、“老格子”组合队等团队中随处可见流动老党员的身影。

“我是主动亮明党员身份的。”胡德贵是一名流动老党员,他告诉记者,社区党委把支部建在各个兴趣团队和楼栋里,各级党组织和社区党员没把流动党员当外人,自己也把社区党组织当做了第二个家,“我觉得在社区过组织生活更有归属感。”

求实创新,让流动老党员爱家乐归

跟胡德贵一样,水域天际社区的流动老党员白秉来也深爱着“第二个家”:“南湖这个地方给了我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我要继续以实干精神为社区服务。”

每一位流动老党员都是和谐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资源。不久前,市委老干部局在南湖街邻里文化中心召开全市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向全市推广南湖街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经验,深入探索流动老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市委老干部局有关领导介绍,下一步武汉市将强化分类指导,对流入地老党员,依托“四就近”工作平台,按“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原则纳入居住地基层党组织关爱体系;对流出地老党员,依托当地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主动了解情况,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做好工作;同时加强信息化手段应运,更加精准地做好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

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项俊出席现场会时对武汉市、武昌区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武汉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深度挖掘、延伸培育,力争向全省提供更多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