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原育蚕桑 科技扶贫献一生——记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生理生化室原主任陆锡芳
时间:2018-08-10 来源:省直处

  陆锡芳, 1940年11月出生,1964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退休,2015年8月不幸以身殉职。他热爱蚕桑,钻研业务,服务“三农”50余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省、市、县多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农业部授予先进个人,省政府授予科技扶贫先进个人。

  忠于事业 踏实谋事

  1964年8月,陆锡芳从苏州桑蚕专科学校毕业后毅然来到了蚕桑事业和经济发展尚不发达的河南,先后在南阳农校、河南省蚕业学校、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工作。

  陆锡芳把根深深地扎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他所挚爱的蚕桑事业上,埋头实干,无私奉献。50多年来,他潜心蚕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工作。他满怀热忱撒播科技星火,足迹遍及省内20多个市、县,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多期3万余人次,把蚕业科技知识普及到基层、乡村,他扎根农村山区28年,呕心沥血、历经艰难开展科技扶贫,发展蚕桑生产,使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1987年,陆锡芳响应国家“科技双放”号召,主动请缨来到淅川县荆紫关镇开展科技扶贫。在他的倾心指导下,逐步辐射带动周边县、乡发展植桑养蚕。仅淅川县桑园面积由不足200亩,发展到6.5万亩,亩产值不足百元提高到4000多元,3万多农户由此走上了致富道路。2012年,他指导荆紫关镇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成立了由当地企业家段振兰发起的盛坤农业公司,承包流转桑园1万多亩,从事桑蚕生产、收储加工,科研开发、田园观光、休闲旅游等项目,致力拉长产业链条,安置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务实创业 一心为民

  在淅川,陆锡芳经过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将荆紫关镇张巷村作为扶贫点,进而带动周边村镇植桑养蚕。他给镇里立下军令状,并以张巷村为试点,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村民经济困难,他自费买来蚕药给养蚕户使用;群众缺乏养蚕技术,农闲他办起了培训班,农忙总是带着“老三样”:粉笔、黑板、笔记本。走到哪,讲到那,记到哪。蚕农在生产中一遇到问题,就会打电话给陆锡芳,他总是随叫随到,并且准能把问题解决好。头一年,村民养蚕亩产平均收入达到了1000多元,村民们在养蚕上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第二年张巷村桑园发展到了2000亩。就这样,陆锡芳在张巷村一住就是6年。6年间,张巷村群众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增加到5000多元,九成农民的房屋都由土坯房、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水泥楼房。

  舍己为公 无私奉献

  陆锡芳视事业如生命、视名利如浮云,默默地奉献着自身的才智和力量。2000年,陆锡芳退休了。按理说,该叶落归根回家乡享受天伦之乐了。然而在家人和蚕农企盼的眼神中,陆锡芳又一次说服了妻儿,毅然选择了朝夕相伴的桑园,这一干就是15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期间,相隔数千里,只有在春节,他才会暂时放下工作,回老家与亲人短暂相聚,平时只有通过电话倾诉着相互的牵挂。由于夫妻俩终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唯一的儿子最终没能考上大学,他让孩子回到了老家太仓,直到现在还是当地的一名不在编制的临时人员。他的儿子说“虽然父亲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少,但我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很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理解他,没有什么埋怨的,我要像父亲那样好好做人。”

  陆锡芳同志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也赢得了组织的赞誉和人民的尊敬。他去世后,省农业厅党组和南阳市委、淅川县委分别做出了向陆锡芳同志学习的决定。他的先进事迹先后在《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深入报道,河南电视台、南阳党教台为他拍摄了专题片,成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当地群众自发的编排出豫剧《春蚕颂》宣传他的事迹、追忆他的一生。

  陆锡芳同志用毕生的心血演绎了一曲生命的绝唱,用满腔的热情书写了一位老农业科技专家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在南水北调源头,在无尽的大山里,在人们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熠熠生辉的丰碑。

责任编辑:高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