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的敬老情
时间:2017-06-07 来源:省局调研处

  13年,她以老干部局为家,把老干部当家人,把老干部的事家事,把老干部工作当家业,全心全意照顾离退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

  在这13年里,她把为党尽忠、为国尽孝,作为立身之本和事业之基,全身心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这13年里,她以儿女之情真心实意地关心老同志的健康,照顾老同志的生活,被誉为老干部的“贴心人”、“好闺女”。

  她就是平顶山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王惠玲,笔者在办公室见到她时正在伏案学习,看着她桌子上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等习近平系列讲话书籍,便随手打开了她厚厚的学习笔记。在学习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初》专著体会中写到:习近平总书记把对中华大地的热爱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应该把这种热爱精神贯穿到对老干部的关爱之中,用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细心和孝心,设身处地地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政治上的成熟源于学习上的持之以恒。当年,王惠玲是从全市优秀基层党委书记中选拔到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她深知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她说:“党建是老干部工作的“牛鼻子”,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线”。为此,全市创造性地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形化建设,从组织设置、党员教育、发挥作用、考核表彰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全市428个党支部达到了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有学习、有活动等“五有”标准,并筹备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建立了“政治学习﹢”模式,使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和理论学习等实现了与红色教育紧密融合、与高校(党校)授课有效对接。这几年,她为老同志从省委党校请来政治理论学专家,进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专题辅导讲座;从河南大学请来了思想教育学教授进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保持革命晚节等专题教育,老同志们听了后兴奋地说:“我们跟党革命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跟党的感情最深,跟党的情谊最厚,王惠玲和局班子成员非常了解老同志的心愿,让我们听到了想听的课和想听的内容。”

  笔者走进平顶山市老干部大学,正赶上老同志们在交流学习体会,一听说我们是采访他们的,大家纷纷围拢上来。银发飘然、精神矍铄的正市级退休干部邹积余老人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惠玲真是比亲闺女还亲三分。去年冬天,我的被子和被罩都不能用了,给姑娘说了好几次,都因为白天忙工作,晚上照顾外孙学习,没有时间去商场,所以好长时间没有给我买回家。我从年轻就以事业为重,家务事很少做,也不知道到哪个商场买。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惠玲打了个电话,当时她正在外地开会,说下午一回来,就跟我一起去买。那天,她领着我跑了好几个地方,终于买到了我中意的床上用品。回到家,我说我老婆子还不会套,她又帮我套上,还帮我缝好。临走的时候我给钱,她说,就当我孝敬您人家的了。忙了整整一下午,饭也没吃、水也没喝,就走了。”

  “王惠玲身上有使不完劲,对老干部工作始终充满着激情,只要是我们老同志的事,不仅热情周到,而且细致入微,儿女没做到的事,她做到了;儿女没想的,她主动想到了,说是“好闺女”一点也不为过。”市人大原副主任姚世明抢先说。姚老担心别人插话,他挥挥手说:“请让我老头子讲完大家跟我一起经过的两件事后,剩下的时间全让你们讲。”在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笔者听姚老讲,中原地区每年冬季送暖的法定时间是11月15日,因为是刚开始送暖,暖气一时难以热起来,可那几天正是天气降温的时候,不是下雨就是下雪,家中冷刷刷的,我们年经大的人难以适应,常常生病住院。王惠玲到任后,为了让老同志温暖地度过这段时间,她带领局班子成员专门组织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市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重点项目建设暨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班”等,就近把老同志们集中在本市的“河南省工作温泉疗养院”,让大家不仅接受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还亲身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每次的学习教育,都是市委老干部局专门组织人员编写编印教材,他从书包中取出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辅导材料汇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材料》等学习小册子。姚老指者封面让笔者看到,上面的落款都是“中共平顶山市委老干部局”。

  接着,姚世明老人讲了第二件令他终生难忘、家人感激、老同志们感动的事。今年的11月20日一早,姚老参加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班时,因外面下着大雪,不能户外跑步,他就去了疗养院的游泳池进行锻炼,不料因是早上空腹,再加上年龄偏大,便晕到了池子里。工作人员发现后,把他搀扶到休息室,并迅速将情况报告给会务组,会务人员及时组织随队的医生、护士进行专业医疗。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治疗,见病情紧急,王惠玲一方面与当地的汝州市人民取得联系,与此同时,也跟平顶山市人民医院进行了联系。

  当时,由于大雪超过20公分,气温又低,高速公路公路已封。王惠玲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协调有关部门特事特办,由警车开道,将救护车从汝州护送往平顶山。原本40分钟的路途,却经过近两个小时艰难行进,到达了市人民医院,经过紧急抢救,姚老转危为安。下午两点,姚老在医院里安顿好之后,他的家人赶到时,见饭盒、饭碗、饭筷都已备齐,感动地说:“我们作儿女的,还不如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想的细心和周到!”消息传达辅导班上,老同志们深为王局长为老干部的担当精神所感动。

  在老干部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王局长经常讲: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应用心用情作好老干部工作,努力做到“把老干部当家人,把老干部的事当家事,把老干部的信当家信”。这“三老三家”工作法来自于她的一次接访,如今已成为全市老干部工作的“法宝”。那年,王惠玲刚到任时,市金建公司老干部张培林拿着药单子堵在市委门口,她闻讯后把老人接到办公室,听张老讲明情况后,当即表态:“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想法解决。”而后,她带领保健科的同志找到公司,公司领导一听事由,就把老干部政策文件摔在了桌子上,只强调自己的难处。王惠玲讲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感恩情怀。在此基础下,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协调,给负责同志讲政策、讲依据,一遍又一遍地商谈,给他们讲后果、讲影响,公司领导为她的精神所打动,张老的医药费得以妥善处理。受此启发,王惠玲组织人员深入调研,她用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全市所有改制、破产(倒闭)企业,积极组织、人事、民政、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平顶山市困难离休干部帮扶办法(试行)》,建立了《困难离休干部帮扶机制》,市财政每年列入财政预算20万元,在河南率先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的医疗保证金,全部纳入财政统筹,彻底解决了象张老这样企业及困难企业老干部的后顾之忧。

  走进老人当中,无论是老干部还是老干部家人,都同样乐此不疲地讲起王惠玲对他们亲人般的关心和爱护。程兆美老人病重之时,王惠玲第一时间赶到,将他送进医院。他的老伴在病房里感激地说:“王局长呀,你比我的亲闺女还亲,你要是天天能来,我心里比儿子和女儿在身边都踏实。”王惠玲没让老人失望,每天下班后坚持去医院陪护。老人康复出院时,护士长挑起大拇指夸赞:“这样的老干部局长,真是难得呀!”。老红军伍学生病重之际,对家人讲,想让王惠玲局长来北京见上一面。王惠玲接到伍老家人电话的同时,也接到她大姐的电话,80岁的老母亲右腿粉碎性骨折送进了解放军平顶山152医院。王惠玲没有一丝犹豫,安排好手头工作,交待好家里的事,从办公室赶到了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事,老人们讲述了一桩又一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同志说,王惠玲对我们真是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全身心地融于老干部工作,最令人感动的是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比如,针对“双高期”离休干部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以及“空巢”、“独居”等,她协调医院、街道等单位,主动抓好紧急救助、便老设施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努力把组织的关心和温暖送到了老干部家中和老同志的心坎上。她带头落实局班子联系老干部制度,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传送温暖、化解矛盾”为主题的“四个一”大走访活动,坚持每月对分包的市厅级离退休干部电话联系一次,每季度到家中走访一次,每半年到老干部家中通报工作一次,每年至少走访一遍市直离休干部,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凡是涉及老同志切身利益的问题,她都当成自己的家事去办,亲自出面处理,真心实意地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直到老同志开心一笑、真心满意。如市文化局离休干部、原局长张建国,因住房问题,到省里上访达22年之久,原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副省长王明义等省领导都作出过批示,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妥善处理。时任平顶山市委书记邓永俭亲自点将,让当时还是副局长的王惠玲负责此事。王惠玲受领任务后,带领工作人员多次地往返百公里外鲁山县背孜乡大山沟中与张建国老人沟通谈心,反复与文化局、市委党校等部门协调,终于使三方达成谅解、签订协议。事后,张老委托我们几个老朋友陪他的老伴到老干部局致谢,当时场面的真是催人泪下,年近8旬的老人拉着王惠玲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闺女!俺跑了几十年的问题,腿跑细了、心跑碎了,都没有跑成,今天终于让你给解决了,俺跟老伴死也瞑目了!”

  13年,并不算短,她是从为老干部的服务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先后组织协调出台了7项老干部工作意见、创立了“四个一”老干部工作大走访机制;13年,也不算长,她说老干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王惠玲,她以儿女之心关爱老同志,真情奉献,但她没有满足,在她心中已经为平顶山老干部事业描绘了转型发展的新宏图!

责任编辑: